视频相关文字内容
牛的部位分档与各部位的名称随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别,尤其是中、西餐对牛的分割与称谓差异较大。其原因有两方面:烹饪行业对于牛的分档取料叫法的影响,如对牛肉的俗称太多。烹饪行业的名称与各部位牛肉的商品名称存在差异,而商品名称大多来自食品加工业,相对比较规范。因此,烹饪中使用的牛肉名称应参照商品名称做规范化的调整。
整牛分割图
(1)上脑:肉质细嫩,容易有大理石花纹沉积。上脑脂肪交杂均匀,有明显花纹。其适合涮、煎、烤,涮牛肉火锅。
(2)肉眼:一端与上脑相连,另一端与外脊相连。外形酷似眼睛,脂肪交杂呈大理石花纹状。肉质细嫩,脂肪含量较高,口感香甜多汁。其适合涮、烤、煎。
(3)肩肉:由互相交叉的两块肉组成,纤维较细,口感滑嫩。其适合炖、烤、焖,咖喱牛肉。
(4)前胸:位于牛前胸部,纤维稍粗,表面纹理多,并有一定的脂肪覆盖,煮熟后食之脆而嫩,肥而不腻。其适宜炖制或制汤,是清真特色菜溜胸口的最佳原料,切片后适宜涮制。
(5)牛仔骨:牛仔骨又称牛小排,指的是牛的胸肋骨部位。但要明确的是,带骨头的在北美分割标准中,统称为牛仔骨,不带骨头的,统称为牛小排。
(6)后胸肉:在软骨两侧,主要是胸大肌,纤维稍粗,面纹多,并有一定的脂肪覆盖,煮熟后口感较嫩,肥而不腻。适合炖、煮汤。
(7)西冷:牛背部的最长肌,肉质为红色,容易有脂肪沉积,呈大理石斑纹状、西冷/沙朗牛排就是用到这块肉。比起菲力,其操作起来容错率要稍微大一些,因为有脂肪所以煎、烤起来味道更香,口感也很好。
(8)特级菲力:牛肉中肉质最细嫩的部位,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,是运动量最少、口感最嫩的部位,常用来做菲力牛排及铁板烧。菲力牛扒对操作要求比较高,多一分就柴,所以一般菲力牛扒都在3~5成熟,以保持肉的鲜嫩多汁。
(9)腹肉:肥瘦相间,肉质稍韧,但肉味浓郁,口感肥厚而醇香。其适合清炖或咖喱。
(10)臀肉:肌肉纤维较粗大,脂肪含量低,只适合垂直肉质纤维切丝或切片后爆炒。
(11)霖肉:又称膝圆,和尚头,位于股骨内侧主要由缝匠肌,股肉侧肌等构成,肉质坚实,肉中有筋膜。其主要用于制作牛肉干,中餐中的炒菜,制作低温烤牛肉,制作酱卤的熟食品。
(12)牛腱肉:位于前后腿的骨的周围,有前后腱子之分,前腱子筋腱比例大于后腱子的比例,肉间有大量的结缔组织存在。其适合红烧或卤、酱牛肉等。